王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
日期:2020-11-25 15:17:27  发布人:8000000723  浏览量:794

2020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系列报道】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很高兴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等教育论坛上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是着眼于本世纪三个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一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是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一个新的阶段,是一个质的跃升。

二是新冠疫情的暴发。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向人类社会提出了重大命题,考验着各国治理能力和现有体系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当然也包括高等教育。

三是大国之间的博弈。疫情大考面前,在工业革命到来时,出现了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纷争。教育界需要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挥智慧,为人类未来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现代人类文明核心价值所在,如何推动人类文明融合、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首先,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是要化危为机,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们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次全方位的爆发,任何学科、任何领域、任何行业都深处其中,交叉融合。

二是要加强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重要的科技领域要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我们看到还有太多的领域是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全球高等教育界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需要大家开拓,为人类进入新时代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三是要传承文化,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整个人类文明归结到最后是文化,文化是人类文明真正的价值载体。所以作为育人的单位,高校要做文化传承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四是要重视人才,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要认真地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办学经验。

五是要顺势而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这启示我们,面对矛盾不要回避,只有解决矛盾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向前发展。这次疫情告诉我们,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人类文明价值趋势所在,所以我们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其次,我们要充分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学校的观点和实践。

一是世界经济论坛的发起人施瓦布先生,他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和人类以往任何一次转型截然不同,它将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这就意味着社会全方位的融合,是供给与需求的直接融合,也是大学与社会的反向交流。

二是英国学者吉本斯和斯考特,他们分别指出更符合实际的科学应该是回应它周围环境的需要,需要在大学围墙之外寻求发展。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反向交流正在推动科学的改变,这种推动是极为强烈的,突破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突破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

三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这是个由大学校长和社会企业家联合组成的民间组织,他们的使命是提高美国生产力,提高美国生活水平,确保美国在全球市场的成功。他们提到创新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实际上明确了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社会服务。

四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欧林工学院,这是美国一个非常新非常小的大学,他们提出工程师的工作是要以愿景为基础,而不是技能,他们采用项目导向的培养模式,它代表了21世纪大学新形态的若干特点。

最后,小结一下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是知识的垄断已经不复存在,大学不能继续高高在上。二是产业结构变化催生新的学科组织方式。三是知识更新的高频节奏催生新的培养模式。四是市场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在催生科研方式的转变。

社会和大学的反向交流正在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大学不再是从外部撬动社会的支点,必须要从单一学科为支点的传统封闭小圈子当中跳出,直接与社会对话,与世界对话,这是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大学的深刻变革和必由之路。

二、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途径

一是要回应世界的关切。我们现在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应该是大学为世界的进步做了哪些贡献,如果没有顶尖的原创成果,就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

二是要回应国家的关切。关键在于一流大学对于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培养了多少真正的栋梁人才。

三是要回应社会的关切。就是解决社会进步的诸多需求,如果都由别人和别的组织来承担解决,那么大学的存在价值就要重新思考。

四是要回应人民的关切。能不能把青年人培养成未来社会栋梁之才是百姓对我们期望之所在,能不能培养出一个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是大学的立学之本。

三、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谈谈高等教育变革的实践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高等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以“四个面向”为指导,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打造国家重要战略性平台,探索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大学发展的新形态。

西安交大贯彻“四个融合”理念——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交叉融合是学校内部的融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是大学与社会的融合;打破学校的围墙,主动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是大学与行业的融合;面向国际社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融合。

在实践上述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建成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把若干学科组合在一起,构建了29个研究院,300多个研究平台,学生在这里学习跨学科的知识。我们把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学中心集成起来,围绕一个领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领域做出突破。目标就是唯一和领先——要么做到第一,要么做到唯一。

为了打破学校与社会的围墙,主动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我们提出了“跑五”计划。“跑五”是要弄清楚这个领域世界最好的五个学科是哪些高校?这个行业最好的五个企业是哪些?我们在这前五个学科、前五个企业、重大研发计划中又参与了多少?通过这样的方式倒逼大家深入思考。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真正评价我们的不是那些评估机构,而是历史,是老百姓,他们心中能记得一个大学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一味围着评估指标转。我们一定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脚步,做强我们自己,成为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排头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核发:8000000723 点击数:794 收藏本页
分享到